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八爪
(一)
在鰲江工作3年,有朋友問我,鰲江和昆陽相比,如何?我的回答是——鰲江菜場多,“配好”。本學期周一周二,學校安排了早晚自習,但白天只有3至4節課。于是,中午和下午我就騎著單車,幾乎把鰲江的菜場逛了個遍(種玉菜場、雁南菜場、興鰲菜場、下河菜場)。柳下菜場有家賣牛肉羹的,不壞;中心菜場菜最貴,但有好食材,鮸魚骨和阿國白切羊肉均好;老菜場海鮮最多,想便宜您要早點去,菜場邊馬路上擺攤的人家,7點多,他們就撤了;雁南菜場對面有個公共廁所,廁所隔壁是家賣包子的。包子店隔壁是雁南城市書房,您買了菜,還可以去書房看看報紙,借本書,物質精神兩不誤。
還有一菜場,離我供職學校最近,叫郵電路菜場。我每周去兩次郵電路,去郵局幫學生寄信,去體彩店買張彩票,再去郵電路菜場。這里有一種東西,叫石花菜凍,似乎沒在別處見過。買來了,我騎車回學校,晚自習預備鈴聲剛好響起。
(二)
2016年初夏,鰲江三中的劉海梅老師請我去他們班給即將中考的娃娃上一堂分享課。記得那天我是從溫州市區騎車去鰲江,將近70公里。我告訴娃娃們,目標明確,終點總會抵達。當晚劉老師請吃飯,就在她妹妹開的海鮮館子里。我第一次吃到了“石花菜”。它是凍成一塊的,叫涼粉亦可。劉老師告訴我,她是南麂島出生的,她說:“這個我們叫巖衣,清涼解毒。我家里還有,什么時候給你帶點。”
后來,我經常看到劉老師在朋友圈里發自己做的石花菜凍。2021年,我返回故鄉工作,去年還短暫去鰲江三中代課,和劉老師一起搭班成同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給劉老師發微信。她發來語音:“哦哦,巖衣啊!我家里還有,好久沒動了,看看有沒有壞掉。”
我跑到平陽圖書館新館四樓地方文獻閱覽室,在民國《平陽縣志》“川澤植物”條目中找到了一條:“石花菜紅藻類。分歧纖細,狀似灌木。采取曝干,煮成膠凍,俗名洋液。”也就是說,制作方法如下:石花菜曬干,煮成凍,最后切塊,放涼水中保存。干的石花菜幾乎不會壞,煮好了,放涼,凝結成塊,再切塊,放涼水中。石花菜煮完,還要放紗布中過濾下,最好是棉布,因為紗布網眼還是大了點。
溫州人喜食膠凍,上品用料黃魚鰾,鮸魚鰾次之,下品采巖衣熬制。店家吆喝此貨,胸脯拍得山響,“百分百鮸魚膠”云云,“摻半點巖衣不是人生,是狗生。”
(三)
郵電路菜場這家賣石花菜凍的小攤是賣雜食的,有豆腐泡、千張肉卷、苦瓜嵌肉、雞絲雞架子……凍切成四方塊,放在涼水里,賣10元一斤。買回家,切成小塊,也就成涼粉了。甜咸“兩派”,隨意添加。“甜派”加糖:白糖、紅糖、蜂蜜水、薄荷水;“咸派”加醬油、香菜、紫菜、蝦皮、肉末、蒜泥、香油、豆瓣醬。主打一個隨意隨性。我最新的方法是加肉松,加點果醬。
或曰:為什么要加這么多,好吃嗎?來碗甜的或咸的不就得了嗎?列位看官可有體會,在吃早餐時候,要碗甜豆漿,結果老板給你來碗咸豆漿。why?人家耳背嗎?不是!因為“甜”“咸”韻母相同,疊韻了,容易聽錯。那怎么辦呢?你要說“豆漿加糖,豆漿加醬油”,這樣肯定不會錯。
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加點醋,也可以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