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徐遠慮 編輯 林蟬
日前,記者在海西鎮二沙村看到,一條長達8.2公里的四好公路施工現場有序建設,洞前叢林越野車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行走在村中,一副熱火朝天奔共富的畫面讓人振奮,而這正是該鎮積極創建共富特色樣板的一個縮影。從一個個項目落地加速建設、一項項產業助力村強民富,海西的“共富藍圖”正在越描越濃,共同富裕樣板鎮的形象也逐漸彰顯。
據了解,海西鎮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海西鎮堅定實施“工業強鎮·旅游業興鎮”戰略,全力打造“產城游相生相融”的現代品質濱海之城,彰顯了全縣最年輕鄉鎮的責任與擔當。
聚焦轉型升級 打造共富新城
“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在加快打造平陽工業經濟核心區上下功夫。為此,我們聚焦轉型升級,努力打造高品質的濱海共富新城。”該鎮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立足“產城融合標桿區”發展定位,突出“一核多極”產業布局構建導向,以“152”工程、省重大產業項目工程為主攻方向,引進一批優勢明顯、結構互補的龍頭型項目,加快打造以正威項目為核心的海西特色產業鏈。目前,已成功招引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個,新增省重大產業項目3個,新增總部回歸企業8家,全力謀大引強建強“招商高地”。
據介紹,該鎮還建強“項目戰場”,不斷加快構建“優強并重”的產業結構,堅持“招優引強”“補鏈強鏈”雙管齊下,通過專班化攻堅重點項目25個,其中,欣拓科技、力泰機械、新瓷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120億元的正威長三角電子信息產業中心項目提前完成“四個當年”,實現全市百億級單體制造業項目零突破。
在產業平臺方面,該鎮聚力打造環古盤山科創走廊,穩步開展“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省級高新技術園區、平陽海西新材料產業園、越南龍江境外經貿合作區等平臺創建。截至目前,該鎮新增省科技型企業39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培育“小升規”企業34家。
聚焦全域旅游 扮靚共富新貌
海西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為推動旅游發展,該鎮出臺了《關于海西鎮全域旅游實施方案》,圍繞19.4公里黃金海岸線和仙口千年歷史文化做足文章,以仙口、北山、跳頭、海灣四村為旅游核心區,逐步向海西全域延伸。另外,還通過游步道建設、景區環境基礎設施提升、民宿引進、體驗式旅游項目探索、網紅酒店、餐廳招引等工作,重點打造休閑沙灘游、海濱纜道游、山地項目游、民宿家庭游、古縣文化游等特色,全力打造溫州東南部藍色旅游目的地,打響風情海西、千年古邑旅游品牌。
“為了讓旅游助推共同富裕,我們還精心制定海西全域旅游‘三區’規劃,堅持不懈地在挖掘、打造西灣旅游文化圈上下功夫。”該負責人介紹,該鎮不斷加強旅游業態引進,通過連點成面提升旅游核心競爭力,以休閑游、親子游、體驗游為出發點,以打造精品民宿小鎮為切入點,不僅引進蘆葦藝術園、戶外拓展基地、露營基地等生態旅游體驗項目,還深化“民宿+”聯盟建設,做強“民宿+療養”“民宿+黨建”“民宿+文創”系列項目,為鄉村共富注入新活力。
此外,該鎮還激發數字化改革新活力,點燃全域旅游新引擎,因地制宜推出“線上監督+線下嚴管”的景區管理模式,實時提供景區經濟指標、共富相關指標、景區實時人流密度、停車位剩余情況等數據,全面優化治堵、防疫、共富等職能水平,智慧景區成效顯著。
聚焦基礎設施 擘畫共富新景
“城市要發展、村民要富裕,自然離不開交通體系的建設,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積極構建‘環狀交通’體系,為海西的發展注入交通動能。”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鎮堅持打造以古盤山為中心的“三環互通”交通體系,不僅完成西灣隧道全線貫通,還順利建成“慢灣聽海”鄉村振興示范帶輻射范圍內3條“白改黑”道路。目前,園區“十橫五縱”主干路網基本成型,古盤山快速通道進展順利,內聯外暢的交通新格局初具成效。
與此同時,該鎮還圍繞現代化高能級濱海城鎮建設目標,實行宋埠面山主城區和西灣臨海圍墾區“雙區聯動”發展模式。隨著融創、新湖等項目相繼落戶,宋埠城中村改造、西灣圍墾區綜合體建設進展順利,兩大核心城區能級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據了解,為打造宜居城鎮,凸顯“精品優質”的配套,該鎮吹響省級美麗城鎮創建沖鋒號后,彩虹橋幼兒園、始陽故縣展覽館等項目相繼建成投用,麗景灣及悅瓏灣住宅品質小區、新興產業園中心綠地公園、濱海新區公交車站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城鎮配套精品度得到大幅提升。
聚焦民生建設 繪濃共富底色
“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在夯實農村基層基礎上下功夫。一直以來,我們突出抓好基礎民生工程、村集體經濟,提高村干部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讓‘共富之路’走得更穩更好。”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民生建設是共同富裕的基礎和保障。海西建鎮時間較短,基礎設施并不完善,為此,該鎮積極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絡,加快啟動海西衛生院遷建工程建設,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救助服務水平,并不斷配備完善各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設施,推動民生事業由“保基本”向“高品質”轉變。
二沙村引進了灘涂游樂項目,每年能增收十多萬元;跳頭村小木屋和淋浴室項目每年能給村里帶來接近20萬元的增收;宋埠要重點推進機械小微園建設……在抓好村集體經濟方面,該鎮結合片區特點和優勢,開展了具有針對性的項目建設,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雁’。在共富路上,好的領頭雁非常重要。村社換屆以來,各村抓增收的愿望非常強烈,但是由于能力和水平受限,導致部分村發展較緩慢。”該負責人說,下一步,該鎮將積極組織外出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并通過村村擂臺,強化互比互學,制定全年多次的培訓課程,在項目建設、管理以及三資管理方面強化“領頭雁”的業務知識水平,確保高質量、高水準推進共同富裕在基層落地生花,提高群眾生活的幸福感、滿足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