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余芳芳 編輯 鄭振國) “媽媽,快幫我拍張照片。我要跟墻上的‘紅軍叔叔’合照。”近日,樂清市的蔡女士帶著家人來到我縣鳳臥鎮鳳林村體驗紅色研學游。兒子樂樂被村里的紅色革命主題墻體彩繪深深吸引。
鳳林村是省一大會址所在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近年來,鳳林村的紅色研學基地、紅軍飯店、挺進師文化長廊等成了深受游客歡迎的“網紅打卡點”,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就在幾年前,鳳林村還是另一副模樣。因缺乏規劃,村里古建筑無人修繕而破敗不堪,基礎設施也幾乎空白,嚴重阻礙了發展的腳步。鳳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平陽和樂清兩地山海協作工程的實施。
2007年,我縣被列為浙江省山海協作工程受援縣,與樂清達成協作結對關系,平陽-樂清山海協作工程正式開始實施。2018年,兩地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錨定“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目標,共同掀開新一輪、深層次協作發展。15年來,平陽累計接受樂清山海協作援建資金3910萬元,援建項目608個。
打造山海協作產業園 助推全域旅游新發展
2018年5月,平陽與樂清簽訂山海協作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園共建協議,將“山”與“海”的資源優勢進行有機結合。成立平悅公司為開發主體,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投資,聚焦產業合作、平臺建設,充分挖掘平陽文化旅游特色資源,新建旅游產業項目、優化旅游配套設施,形成“一園七點”空間布局。
“一園”位于南雁蕩山東西洞、碧海天城景區,規劃面積3.46平方公里!捌唿c”即蘇步青故里文化旅游基地、紅都文化旅游教育基地、古屋文化博覽體驗園、畬族民俗旅游風情小鎮、茶文化康養基地、都市田園觀光體驗基地、海洋休閑旅游度假區等7個旅游項目。兩地攜手,串珠成鏈,打造最美生態旅游線路,擦亮“一區一品、各具特色”的文旅金名片,有效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據統計,去年,我縣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長率均大幅提升,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位列溫州第二。不久前,平陽-樂清山海協作產業園在浙江省級山海協作產業園年度績效考評中再次獲得優秀等次,連續兩年榮獲浙江省績效獎勵1100萬元。
共建鄉村振興示范點 激發共同富裕新動能
“我們現在全家都在村里工作,收入都不錯,日子越過越好啦!痹隰[村鄉聯山村,村民張大姐談起自家這幾年的變化,笑得合不攏嘴。過去,張大姐一家的主要經濟收入是務農,日子不寬裕。近年來,該村擴建了茶園,還修建了現代化生豬養殖場,她和老伴一個種茶、一個養豬,在家門口就找到了稱心的工作,家庭年收入翻了一番。
聯山村是樂清、平陽兩地共建的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范點,也是樂清市結對幫扶重點村。近年來,聯山村共獲得樂清援建資金500多萬元,依靠這筆資金,建了通村公路,整治了村容村貌,擴建了350多畝茶園和150畝果園。此外,聯山村集體還利用樂清產業幫扶援建資金200萬元和企業合股建立了年出欄萬頭的生豬養殖場,每年將為村集體增收35萬元至50萬元左右。
聯山村的發展,是平陽、樂清兩地共建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范點的一個縮影。2019年以來,兩地以規劃為引領,謀劃一批有一定區位優勢、交通便利、具有產業發展潛力,且村兩委戰斗力強和發展意愿迫切的村莊作為平陽-樂清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范點。通過扶持發展農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增加村級經濟“造血點”!傍P林村推出‘紅色旅游’、聯山村推出‘茶產業+生態養殖’、書閣村推出‘鴿業+田園觀光’等項目。我們通過整合資源,梳理發展脈絡,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優秀文化傳承,希望可以為山海協作鄉村振興示范點的長期發展增加內生動力!笨h發改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攜手激活“飛地經濟” 撬動山海共贏新支點
隨著平陽樂清山海協作的不斷迭代升級,兩地大力發展“飛地產業”,“飛地經濟”已成為撬動山海共贏的新支點。
讓“山”的優勢和“海”的資源“飛”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建在樂清總部經濟園的“消薄飛地”正助力著平陽的發展。2019年,由鰲江鎮高垟村、水頭鎮溫家莊村、鬧村鄉聯山村等30個股東村入股的樂清市樂陽物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營樂清總部經濟園6號樓。截至目前,已有28家企業入駐,每年為這30個村帶來300萬元的租金收益,帶動了2.1萬名村民增收。
去年,平陽、樂清深化合作共建模式,在樂清經濟開發區,規劃用地2115畝,啟動“產業飛地”建設,當年招引落地項目3個。記者從縣發改局了解到,今年,平陽、樂清兩地將在簽署的“產業飛地”共建框架協議基礎上,加快平臺公司組建、飛地項目可研和詳規編制等工作,2022年度力爭完成產業項目投資1.7億元。同時,謀劃在平陽特色生態產業平臺內規劃用地面積約390畝用于平陽-樂清“雙向飛地”建設。
山有所呼,海有所應。平陽樂清自“山海攜手”以來,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走出了一條造血幫扶、雙向互動、合作共贏的山海協作發展之路,唱響了“山!惫哺坏男腋8。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