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趙哲璐 編輯
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國最美縣域、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一張張“金名片”是我縣朝著共同富裕奔赴美好生活的有力佐證。平陽,這座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城市,正散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朝氣和無限吸引力。
走進縣城東新區,嶄新的高樓鱗次櫛比,開闊的道路上車水馬龍,彩色的游步道兩旁繁花似錦;漫步鰲江街頭,隨處可見的“紅馬甲”已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序的交通,整潔的市容,百姓臉上洋溢著笑容。
近年來,平陽的城鎮化發展駛入“快車道”,隨著星級酒店加速落地、服務配套項目相繼建成投用、未來社區建設快速推進、現代城市商圈初具規模,我縣的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一幅集現代化、生態化為一體的美麗平陽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我縣首家城鄉社區嵌入式微型養護院——南湖養護院內,老人們有的三五成群曬著太陽,有的悠閑地看著電視,有的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進行著鍛煉,他們十分適應和喜愛這個和諧溫暖的“大家庭”。“城鄉社區嵌入式微型養護院以滿足廣大老年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需求為目標,我們一直堅持機構跟著老人走的理念,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樣、功能配套的原則,充分利用和改造社區各類用房資源,是老年人‘家門口’的養老機構。”縣民政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相繼啟動縣社會養老福利服務中心、鰲江鎮康養城、昆陽鎮中心養老院和縣康養醫養聯合體等項目建設,總計建成投用16家鄉鎮養老服務中心、1家公辦護理型養老機構,實現城鄉社區服務全覆蓋。”
學有優教,病有所醫,老有頤養……近年來,平陽一方面著力推進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可及,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著力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構建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的新機制,不僅實現了公辦幼兒園鄉鎮全覆蓋,完成省基礎教育重點縣摘帽,創成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還建成投用省委黨校平陽分校,獲批省社會主義學院平陽分院,并建成投用縣人民醫院、縣二醫,完成縣中醫院主體工程,全市率先實現省級衛生院全覆蓋。如今,老百姓不僅錢袋子鼓,還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越來越多的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去年9月,承載著數“智”治理新使命的“云上鰲江·數治城鎮”鎮域綜合治理平臺上線運行,為城市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該平臺橫向協同縣級13個單位,縱向貫通全鎮30多個部門、10大社區和87個村社,打通了醫療、氣象、路網等17項大數據,精準把握城市的運行脈搏,實現以“數字”提“數智”促“數治”。今年以來,該平臺已處理事項483件,平均減少群眾跑腿1389次,處置健康碼異常預警信息853件,開展無人機巡航60余次,查處制止商戶違規違法經營行為112余起,排查通報垃圾堆放、違搭違建等各類問題400余個,有效提高鎮域治理綜合效能。
看得見的發展腳步,聽得到的城市脈搏,不斷刷新著平陽人對“共同富裕新生活”定義。然而,美好社會遠不止物質的進步,更離不開精神內在的富足。去年以來,我縣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目標,大力深化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三大創建”工作,已創成文明單位124個,文明社區60個,文明村344個,讓文明之花香飄城。同時,以建設“初心起航之地·紅色志愿之城”為主題,構建“全域化”的志愿服務隊伍,已成立志愿服務隊伍1027支,志愿者人員達到25.05萬人。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