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林子婧 編輯 宋淑瑩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翻看縣政府工作報告,“創新”“人才”,這兩個頻頻出現的熱詞,彰顯了平陽深入實施人才強縣、創新強縣首位戰略,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26縣標桿的雄心。在今年的縣兩會上,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也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焦點。
以好產業引人
人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是每個企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縣人大代表、正邦偉業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偉,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加大企業人才引進與科技創新扶持力度的建議。
陳光偉說:“目前很多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專業人才招工難,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引進人才力度,吸引高層次及專業技能人才,摸底企業人才需求,以需求為導向,精準實施引才計劃,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培育、企業技能人才培訓;不斷創新完善政策體系,優化人才發展生態,著力塑造人才發展新優勢。”
“有了好的產業,才能廣納天下英才。”陳光偉代表指出,平陽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及社會民生事業,急需緊缺的“高、精、尖、缺”人才。他舉了個例子:例如我們縣教育人才資源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像醫療技術人才、專業科技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還是非常匱乏。另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要有好的政策留住人才,建議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更優厚的補貼和待遇。同時,陳光偉代表也從自身出發,表達了對夯實“育才”沃土、暢通“引才”渠道的迫切感。“接下來,我們公司將拓展渠道廣納各方賢才,加強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充分發揮企業的品牌效應,以事業引才、以環境引才、以平臺引才、以誠意引才。”
校企深度融合
平陽發展離不開教育,而職業教育更是其中重要的的一部分。一方面,平陽發展需要學術性、科研型的高等教育,也需要應用型、技術型的職業教育。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對平陽的城市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
縣政協委員、縣教育局職成教科副科長林小葉欣喜地發現,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我縣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連續4年獲評職業教育考核優秀單位,全市唯一,并得到省財政補助近1000萬元;市中等職業教育“新溫商新甌匠”人才培養指導中心落戶平陽,全市唯一;普職比連續3年均達到55:45要求,居全市前列。
“我縣目前有4所職業高中和2個職業教育教學點,中職在校生13589人。但是,眼下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林小葉委員直言,其中,在財政投入、現代化發展水平,以及政策供給方面都存在較明顯的短板。
就如何解決這些短板,發展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為當地產業提供應用型人才,助推共同富裕,林小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們要做好多元投入文章,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加大財政投入,調動社會潛在財政資源,建立行業、企業及其他社會團體共同支持的經費投入機制,縮小區域間投入差異。同時,從職工培訓經費、教師招聘方案、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做好聯動機制文章。”林小葉表示,深化產教融合,將“專業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四鏈連接,打造應用人才“蓄水池”,真正培養出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應用型人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