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李凌峰 吳子漩 林錦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健康平陽建設。那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我縣該如何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優化醫療服務資源,為健康平陽建設和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李新崇代表、陳小芬代表——
提升“家門口”的醫療服務
近年來,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我縣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不斷增強,但仍存在諸多難題需要破解。
“我認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在于人才招引。目前,我縣基層衛生院長期面臨醫生招聘難的問題,實施基層衛生人才定向培養是目前解決基層醫生短缺的最主要渠道。”縣人大代表、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李新崇介紹,自2009年全省實施農村社區醫生定向培養工作以來,我縣每年持續不斷組織招收衛生定向生,共定向培養衛生定向生262人,其中,在校就讀尚未畢業的學員91人,參加規培29人,分配衛生院77人,其余65人現已解除協議。其中,本科層次辭職現象尤其嚴重,占一半以上。
李新崇認為,導致該情況的發生,與基層衛生院薪酬待遇相對較低、基礎比較薄弱,以及政府部門對于擅自違約的定向生制約措施不到位等有關。對此,他建議財政部門參照周邊縣(市、區),提高基層衛生院定向生薪酬待遇;依托醫共體總院,為基層衛生院定向生做好職業規劃;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建立考核評估機制,對于業務能力突出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調崗到醫共體總院上班;完善相關制度,提高定向生違約成本。
李新崇希望,縣域三個醫共體努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動縣域就診率超90%,基層首診率達65%。
縣人大代表、昆陽鎮橫陽社區居委會主任陳小芬對此有同樣感受。“提高基層醫療服務,醫共體建設還須加強。政府應加大對基層衛生院的軟硬件投入,吸納醫療人才,讓老人不用去縣人民醫院新院,在家門口就能看病,解決老人看病難問題。”
吳春萍委員——
完善公共衛生體制機制
醫療衛生保障服務是民生工程中重要的一環,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也多次提到,要推進廣大群眾的民生福祉增進增優、公共事業普及普惠。
“基層是傳染病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第一現場,基層是落實各項傳染病防治措施的關鍵環節。從非典、禽流感、SARS、登革熱等到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暴露出了基層公共衛生建設落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不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較低等問題。”縣政協委員、縣第二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副護士長吳春萍說,拿北港片區舉例,目前,北港片區還未建設公共衛生大樓及專門的傳染病科室,未完全形成疾病預防與控制、監測與評價、健康教育與促進、應用研究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機制。
吳春萍建議,要持續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強化人才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能力,優化醫療服務資源;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切實提升基層疫情防控能力,織牢織密基層公共衛生防護網,特別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人才建設上,給予基層重點傾斜。同時,要加大健康知識宣傳力度,指導人民群眾更加重視重大疾病防控,優化防治策略,最大程度提高民眾疾病預防意識。同時,也要特別關注重點人群、流動人口的健康問題。
黃昌洲代表、葉國慶委員——
加快中醫強縣建設
醫療機構,是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主力軍。近年來,我縣建成投用縣人民醫院、縣二醫,完成縣中醫院主體工程,全市率先實現省級衛生院全覆蓋。2021年,我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醫療衛生領域取得的工作成效有目共睹。
醫療衛生能力提升,中醫藥行業的發展是其中重要一環。縣人大代表、縣中醫院院長黃昌洲,縣政協委員、縣中醫院副院長葉國慶不約而同地建議,要以縣中醫院遷擴建為抓手,加快中醫強縣建設。
“近年來,我縣中醫藥服務能力雖明顯提升,但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黃昌洲表示,目前,全縣中醫藥服務體系不健全、中醫藥設施設備落后、后備人才不足、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中醫藥服務宣傳不到位、人民群眾對中醫藥認識不夠等問題依然存在。由此,既要加大相關的政策和財政扶持,改善醫療設施條件,提高人員醫療服務水平,也要大力引進省級醫療資源,提升我縣醫療綜合實力。
今年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26縣標桿”第二年,促進醫療衛生發展,人才是關鍵。葉國慶建議,要針對目前我縣醫療衛生人才發展的短板問題繼續發力。人才留得住、招得進、用得上是醫療衛生系統保持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相關部門可以設立中醫管理科室,配備中醫藥專業背景的管理人才,通過建立工作室方式大批培養人才,或可邀請平陽籍名醫來家鄉開設工作室,加強中醫藥人才規劃,對引進的中醫人才,特別是拔尖中醫人才給予一定的人員經費優待。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