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徐遠慮 編輯 金毅剛
繞西南高速、甬臺溫高速復線、228國道平陽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縣域三大醫共體”成功組建運行,高分創成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碼上救”平臺等特色做法全省創新……這一份份提神振氣、普惠于民的“成績單”,見證著我縣五年來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的堅實足跡。
交通建設發展成就卓然
“平陽的交通道路面貌變化很大,道路變寬了,不擁堵了,比以前好了很多!”“新建的瀝青路也順暢了,路都好走了。”“我們平時從外地回來,也感到非常便捷。”談起5年來平陽交通道路環境的發展變化,市民們紛紛點贊。
據了解,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是平陽交通建設發展政府投入力度最大、建設項目最多、成效最明顯的五年。五年來,我縣全心全意打造溫州大都市南部綜合交通樞紐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據統計,我縣五年來交通建設總投資約181億元,新增公路77.46公里,改造提升農村道路188條,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1044公里,全縣交通道路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五年來,我縣還全力推進運輸大發展,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鄉公交一體化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共建設村級物流點219個、港灣式停靠站192個,新增新能源公交車324輛,新增或優化公交班線123條,城鄉公交化率由23%提升至100%,實現全域公交化。
在治理方面,我縣不斷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高效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持續推廣使用車載視頻安全監管系統、車輛GPS集中監控平臺、施工工地遠程監控等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確保交通行業安全穩定。
教育優先戰略深入實施
教育是民生之基,“辦家門口的好學校”是我縣一直以來,不懈努力的目標。
五年來,我縣先后深入實施“教育綜合實力深化年”“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攻堅年”“126教育發展工程”等工作,全力推進“補短板、育亮點、促提升”專項行動,已累計打造33所“傳統文化窗口學校”,創成51所市縣德育示范校、75所“美麗校園”、100個特色班集體和291個活力班集體,全縣育人工作初步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格局,“學在平陽”品牌更是在發展中,被持續打響擦亮。
“消除教育基礎設施不足短板,是平陽教育最大的民生實事,五年來,我們一手抓項目建設,一手抓薄弱學校改造,不斷夯實教育發展基礎保障。”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五年來,我縣公共財政教育投入87.612億元,實施教育項目128個,實現全縣每個鄉鎮至少擁有一所以上公辦幼兒園,并完成34所薄弱學校改造工作。
五年來,我縣還立足“四有”教師培養目標,堅持引培結合,不僅積極推行“校長職級制”和“縣管校聘改革”,全力推進本土名優教師打造。截至目前,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總數達2456人,占全縣教師總數的27.3%以上,位居溫州市前列。與此同時,我縣始終堅持以改革來推進工作,引進落地了一批優質民辦學校,并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不斷擴大平陽教育改革優勢和發展紅利。
醫療衛生事業有力推進
醫療是民生之需。面對疫情,我縣堅持‘硬核隔離+精密智控’,落實‘大數據+衛健+疾控+公安+基層’集成作戰,構筑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堅固防線。
五年來,我縣始終錨定“健康平陽”和溫州南部醫養高地的戰略目標,持續深化醫改綜合改革,不斷完善基層衛生基礎設施、健全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優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健康平陽”和“醫療高地”建設,不斷完善平陽縣“2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切實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健康幸福指數,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和支撐。
“五年來,我們攻堅破難,努力在‘三醫聯動’‘六醫統籌’等領域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全力提升了縣域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縣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縣率全省之先啟動醫共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改革,并深化醫共體同質化發展建設,“基層檢查、縣級診斷”模式已逐步定型。
五年來,我縣還積極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全力推進醫療重點工程,投入逾20億元資金改擴建縣級公立醫院,積極謀劃11個醫療防疫建設工程,并全面實施健康素養百千萬工程,農村文化禮堂健康素養促進工作覆蓋率達80%,“健康平陽”建設實現新跨越。
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依。我縣堅持“服務發展、保障民生”主題主線,深入實施就業優先、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全力促進人力社保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五年來,我縣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數5.31萬人,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59699人次,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1.53億元,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
截至2021年,全縣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68.1萬人、23.72萬人、11.34萬人;城鄉居保的基礎養老金從2017年的每月135元調整至2021年的每月260元,惠及11.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實現17年連漲,并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累計為1.1萬家企業減負7.1億元,社保體系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我們縱深推進‘無欠薪’縣創建工作,全力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的同時,五年來,累計為廣大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5459.58萬元,并于2019年成功創成省級“無欠薪”縣。同時,堅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數字化改革為引領,人社領域各項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人社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新提升,累計提供各類人社智能服務12.47萬人次。”該負責人介紹,五年來,我縣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不斷提升便民利企服務水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