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荏苒 編輯 王秀華
柳上福,1952年生,平陽縣鰲江鎮人,溫州市美協會員,現為杭州六和畫院畫師。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畫展,多幅作品在《美術報》《浙江老年報》發表。2017年,出版《柳上福中國畫選集》;1983年,國畫《梳》入選浙江省文聯、美協舉辦的首屆工人農民畫展;2008年,國畫《云溪春曉》入選溫州市美協舉辦的美術作品大展;2010年,國畫《泉涼秋山》入選溫州美協舉辦的市低碳美術作品展;2011年,山水畫作品《秋山泉涼》獲市雙擁書畫展三等獎;2012年,山水畫作品獲“美麗鄉村七彩靈峰”全國老年書畫展優秀獎;2014年,國畫《美麗鄉村》獲市科協科普繪畫大賽優秀獎;國畫《井崗煙云》入選溫州市美術作品大展;2017年,國畫《溪山煙云》入選溫州市第五屆視覺藝術大展;2018年,國畫《南雁煙云》在市文聯美協舉辦的“鋼筆畫溫州”作品展中獲優秀獎;2019年,國畫《子亱出征》入選市“同心抗疫”美術書法主題作品展……
柳上福自幼酷愛美術,受鰲江中學教師翁宗巧影響,在山水畫方面尤其進步不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還沒畢業就多次受企業邀請參加產品設計。畢業后,柳上福當過設計師,當過教師……不管是從事教師工作、工藝美術工作,還是自己開辦廣告公司,他一直筆耕不輟。
他說他為“養家糊口”只能斷斷續續地習畫。人生總有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一次偶染微恙使他一時落下不遍之遺憾。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55歲開始退休,直到今年步入古稀。在退休后的這些年中,他研習古畫,研究用筆用水。這十六年,他夯實基礎,系統地學習大家作品,在詩書畫印方面各有所得。因為子女的原因,他經常在杭州生活。杭州畫展很多,他雖腿腳不便,但仍堅持前往。柳上福說:“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她給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退休后,我一門心思習畫!钡拇_,他的作品入展、獲獎也都在退休后。
談起習畫經歷,柳上福感慨良多。他說,小時候家里沒有宣紙,他只能在花邊紙、衛生紙、紙板上習畫。沒有作畫材料,還可以找其他東西代替,可畫技的進步是需要指導和參考的。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里,想要找本繪畫書籍很難,更別提見到大家的作品了。柳上福告訴記者:“我曾在書攤上租借小人書翻看,有時候看到精彩的畫面,便趁攤主不注意,偷偷撕下一張。這段經歷現在想來還是難為情,但更多的是辛酸。如今,科技進步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這十多年來,我可以領略各大家的作品,觀看他們的講座。一比一復制的大作可以清楚看到大家們的筆墨走向,而網絡上大家們的課程可以讓我反復觀看作畫過程。時代的變化,才使得我近幾年在畫技上有了較大提高!
在2014年浙江省老年書畫協會舉辦的畫展上,他的山水畫得了金獎。也因此,他獲得了一周的學習機會,獲得了多位著名畫家的指點。這次學習機會讓他走出了自學的局限,在畫技上,得到了面對面的指點。這次學習,讓柳上福心里對畫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他明白,作畫水平的提高,不能僅僅只停留在理論、畫技,更要思考,思考構圖,思考畫面的層次感……他開始向別人請教畫技,開始參加書畫交流活動,開始將自己的作品拿出來接受點評。而在眾多點評中,畫家曾成金的指點讓他茅塞頓開:“作畫最重要的,就是你想要用什么語言去畫!边@句抽象、簡短的點評,讓柳上福思考了很久。他告訴記者:“以前,我專注于提高畫技、呈現畫面的層次感,雖然對畫有了一定理解,但極少注意用筆用墨的語言,線條的運用、線和點的結合、作畫的模式才是構成作品的最初元素。只有自己對畫的理解做到心中要數,才能呈現一幅畫的深度。”
11月13至11月19日,由縣文廣旅體局主辦,縣文化館、縣美術家協會、鰲江鎮文聯承辦的“山水逸情”柳上福作品展于平陽視覺藝術展覽廳舉行。本報特予以選登,與讀者共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