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周兆奕 編輯 林蟬
時間勾勒新的年輪,刻下生命前行的足印。明晰未來五年的藍圖,必須銜接過去五年的成就。回眸2016~2020年,騰蛟鎮走過不平凡的歲月,創作出美麗的詩篇。
“十三五”時期,騰蛟鎮緊緊圍繞“產業興鎮、生態建鎮、民生強鎮”的戰略目標,銳意進取、克難攻堅、實干巧干,成功創成首批省級“污水零直排區”、省級森林城鎮,榮獲省政府生態建設集體三等功,入選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和美麗城鎮創建名單,高標準完成紅都綠野鄉村振興精品帶項目,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文化小鎮,全鎮呈現經濟高速發展、文旅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態勢。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經濟發展是富民強鎮、全面小康的根本支撐。這五年,騰蛟突破常規抓創新,千方百計強實體,激活工業發展新動能,助推鎮域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基本建成了南溪工業園區,成功破解印刷園區歷史遺留問題。
全鎮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個,其中省重大產業項目平陽暉達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000萬件(套)高新文化用品智造項目正式落戶,云斯創十億元產業項目開工準備中。規上企業由11家增至2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共19家。溫州利百加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零突破”。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十三五”時期,騰蛟鎮接續奮斗,全力推進城市品質提升、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在這期間,騰蛟鎮抓住歷史機遇,以“拆、建、美”為抓手,提升城市品質;以“美麗騰蛟”為載體,更新城鄉面貌。該鎮完成城鎮7條主干道綜合改造,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全力推進劣V類水防反彈和河道保潔,完成截污納管建設20公里,創成首批省級“污水零直排區”;創成省級森林城鎮,完成舊住宅區和城中村拆違108萬平方米。
同時,建成村集體項目30多個,實現全鎮村社物業項目全覆蓋。其中,五村聯建、十村聯建項目建成投產,“21+5”飛地抱團項目推進迅速,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建立農業示范基地12個,成立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68家,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18家。大力發展馬蹄筍、油茶、茶葉等特色優勢產業,將“壹只土雞”模式推廣到特色農產品銷售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文旅融合穩步推進
騰蛟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是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百歲棋王謝俠遜的梓里。這里山清水秀,風光秀美,是休閑避暑的理想去處,其中,境內風景名勝區赤巖山以潭瀑引得游人絡繹不絕。早在東晉年間,永嘉太守謝靈運就曾慕名游覽過此地,在《游名山記》中詳細描述了赤巖山的景色。
這五年,騰蛟鎮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充分挖掘騰蛟特色名人文化、山水資源,推進文化和旅游有機融合,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建成投用,提升數學奧妙體驗館和蘇步青故里文化旅游區,改建亭子路基礎設施,綜合改造提升蘇步青故里文化旅游區南入口道路等。
旅游業態逐漸豐富,創成浙江省3A級景區村1個、2A級景區村5個、A級景區村2個。大溪邊社區(3A級景區村)獲評縣首屆十大歷史文化名村。蘇步青勵志教育館獲評首批浙江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為全縣唯一。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蘇步青》在騰蛟開機,被央視新聞等多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現在,蘇步青故居、蘇步青勵志教育館、霽山園、棋王碑林等一批景點游人如織。
社會事業大力發展
翻開騰蛟社會事業發展清單,環境革命成效顯著,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基層治理更加牢固。
該鎮建成投用騰蛟一中、實驗小學改造、中心敬老院等工程,鳳巢衛生院創成縣三優中心;文體活動精彩紛呈,成功舉辦“山川毓秀,騰蛟起鳳”文化藝術節、“赤塯杯”山地車爬坡賽、象棋賽等群眾性活動。34個村的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得到提升,修復農田灌溉水渠和水毀設施14公里,新建小型水利工程、堤壩2公里,完成“一事一議”項目20個。
過去的五年,是騰蛟基層治理更加牢固的五年。“甌江紅”基層黨建品牌持續擦亮,龍尾、嶺門社區所有山區村實現智慧黨建全覆蓋。全鎮38個村社“一肩挑”人選順利當選。2020年,4974件投訴件全部辦結,實現“雪亮工程”全覆蓋,平安建設考核排名全縣前列;38個村社的62個社會治理網格全面融合,代辦服務6000余次。
“十四五”工作思路
堅持轉型升級,加強產業綜合實力
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做文章,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服務業興縣”戰略。聚焦平臺打造,全面建成南溪工業園,打造騰蛟電商園,實現省“152”工程暉達項目、云斯創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
聚焦產業競爭,全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骨干企業龍頭化、傳統產業規模化、小微企業集聚化。聚焦招商引資,充分利用在外騰商資源,努力招引一批“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騰蛟。
堅持文旅融合,提升文化旅游魅力
踐行“兩山”理念,依托特色文旅和山水資源,做精做靚全域旅游。全面建成中國數學文化園,建成旅游集散中心、亭子路改造提升(二期)和金田—銀坑綠道工程,提升蘇步青故里文化旅游區管理水平和業態引進水平。科學開發銀坑、駟馬后岬等天然景區,建成“坡地村鎮”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創成省級旅游風情小鎮。
深入開發全域旅游,以蘇步青勵志教育館、蘇步青故居、數學奧妙體驗館為核心,積極開發景區深度體驗游項目,推出系列配套夜游產品,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和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實現文旅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堅持統籌推進,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加快推進新老城區聯動發展,積極謀劃金田片區開發。打好交通建設“翻身仗”,全力確保瑞蒼高速政策處理提前清零、工程建設無障礙施工,并以瑞蒼高速建設為契機,系統謀劃全鎮交通布局。
持續加強城市建設,啟動鳳巢片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帶溪兩岸亮化升級、城中大橋等一批民生項目建設,推進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創建美麗城鎮。
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持續開展“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建成騰蛟垃圾中轉站,強勢推進“垃圾分類”和城鄉環境整治。
不斷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水源涵養林、風景林建設,強化溪流兩岸的水土保持和植被綠化,加強農業面源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強化環境執法力度,加強對制革、寵物制品、印刷等行業的環境監管,逐步淘汰落后產能、高污染項目。
堅持民生為本,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大力推進惠民工程,加快推進鎮中心衛生院遷建等民生工程,全力破解“打通龍飛南路”等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保障水平。嚴格落實各項惠民措施,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
對標安全生產綜合治理三年行動任務清單,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推進“平安騰蛟”建設。持續健全治安防控體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