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萬鑫 林子婧 李夢 編輯 林錦屏 宋淑瑩 王秀華
縣政協委員翁應武
加速東西部均衡發展步伐
近年來,我縣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差距仍然較大。一方面,由于經濟結構、區位差異、資源優勢,以及資金實力不盡相同,導致東西部鄉鎮經濟建設步調不一致。另一方面,西部鄉鎮小城鎮人口集聚程度過低,產業集聚力不足,難以獲得持續生長的動力源泉,導致大多數小城鎮規模效應不強,發展動力不足。以順溪鎮為例,該鎮地處平陽西部偏遠山區,產業結構仍不合理,存在第一產業生產力水平低、競爭力不強,第二產業脆弱、第三產業落后的局面,同時社會人口老齡化嚴重,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滯后。
我建議,政府要加快東西部均衡發展步伐。一是實行適度傾斜政策。在大力促進東部鄉鎮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大對西部山區鄉鎮的幫扶力度,擴充經費投入,特別是對西部鄉鎮的優質項目應給予全力支持;要進一步實施投資優惠政策,吸引外部投資和在外成功人士回鄉投資,從而推動鄉鎮經濟的發展,真正提升發展建設水平。二是加強自身發展建設。西部鄉鎮應明確面臨的困境問題,積極總結經濟社會建設進程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科教文衛事業,改善硬環境和軟環境。同時抓住自身特色資源優勢,打造并培育成為主導產業,形成“一鎮一品”發展模式,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縣政協委員葉李新
“醫養結合”讓老人放心養老
伴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顯著降低,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近年來,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不斷增多,“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牽動人心,養老“破題”迫在眉睫。
我建議,加快我縣康護養體系建設,合理規劃構建多層次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為老齡群體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第一,以養老、康復、醫、護結合的社區多功能康養中心的建設作為今后照料庇護機構建設的重點。無論是改造現有機構,還是新建,都應該以這種集多功能為一體的中心為首先考慮。第二,建設一家技術力量相對較強,可輻射全縣的縣級康養中心,彌補社區中心的不足。通過有效轉診,收住需要特殊康復、護理照料的對象,如大手術后、重度中風后、氣管切開術后等患者,可有效節約醫療資源。而且,縣級中心還可以對社區中心、家庭照料者等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第三,建立統一的協調體系,完善康養管理模式,以服務績效為導向,積極探索各種可行的實施方案,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更優質的養老服務。
縣政協委員李新崇
普及心肺復蘇知識
心肺復蘇技術是目前世界公認最為廉價、簡單有效的救命技術。近年來,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頭號健康殺手,因此,在全縣普及心肺復蘇急救知識勢在必行。在我縣,不少公共場所已經設置了AED機(自動體外除顫儀),只要人們具備心肺復蘇知識,便能在心臟驟停患者搶救過程中發揮有效作用。
我建議,確立一個單位(建議縣紅十字會或衛健局)為主管部門,制訂計劃,規范內容,建立考核機制,確定培訓目標人群。首先,可以按培訓的必要性、學習的積極性,分別確定培訓的目標人群;其次,建立一支長期穩定的專業培訓師隊伍,統一培訓教材和培訓方式,培訓師可以是醫務人員,也可以是經培訓并通過考核的社會人員(培訓人員經考核合格后應發放證書,提高其榮譽感和責任感。優秀者可推薦參加進一步的急救培訓,如救護員或急救培訓師的培訓);再次,要加強宣傳,提高全民急救意識和基本技能,做到人人知,人人會。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