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通訊員 林凡 編輯 黃佩佩
山水不墨景如畫,東吳遺風越千年。
春風拂面,潮起城東。2020年,縣城投公司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圍繞“強內拓外”工作思路,拉框架、重項目、保要素、促發展,不斷完善城東新區城市功能配套,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服務城市經營,向著“建一流新區、創標桿國企”目標砥礪前行。
拉開框架 撐起新區發展空間
任何一座城市的新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城市框架的大拉伸。
2013年,隨著第一條城市主干道昆宋大道的打通,9.25平方公里城東新區正式拉開了城市路網大建設的序幕,不斷拓展著城市發展空間。
“城市豐富需要很多元素,現在這個時期我們把重點放在了怎么樣讓百姓生活得更美好。”縣城東辦、城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以前,新區的城市框架還未拉開,市政道路少,個別斷頭路未打通,路上的信號燈、路燈、標志標牌也不多。但隨著這幾年的開發建設,新區西南部3.7萬平方公里逐步成熟,去年經四路、環城東路、遠東路、白垟路、緯二十路、萬聯東路等道路通車,形成了“七縱八橫”的道路交通網,新增了許多利民、便民的路燈、信號燈、標志等設施。
2020年,新區將遵循“北上東擴、建設一流城市道路網”的戰略構想,進一步快速鋪開主次干道道路網建設,加快推進經八路、鳳凰路、遠東路、橫陽東路等4個已開工道路項目的進度;加快推進經五路、緯十三路、三號路、經十一路、四號路、一環路等5條道路的項目前期;籌劃經四路、萬聯東路、橫陽東路、白垟路、緯十三路等延伸段及迎賓大道等6條道路,不斷完善新區道路網,向東向北拉近與周邊鎮區的空間距離,形成多地產城聯動。
項目建設 滄海桑田換新顏
2020年平陽縣300億集中竣開工儀式在五星級酒店施工現場召開;縣行政審批中心遷入新文化中心西區新址;縣“兩會”在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召開;2.5億元新城小學建成投用;青少年主題公園開園迎客……這一幕幕都是2019年以來新區建設新成果。
今年,新區將繼續加碼,緊緊抓住城市向東機遇,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先行,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各類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市建設,提升新區承載吸附能力。
在具體操作中,城投公司把民生建設項目作為工作重點。2020年,將投資25.1億元大舉建設教育、市政、宜居環境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全民健身中心、“工青婦”活動中心、科技館等場館開門迎客,引領市民健康文化生活;新中心綠軸串起市民公園、廉政主題公園、濱水綠道公園,連同綿延10公里的萬鰲公路兩側雙色游步道,為新區增色添綠;新機關幼兒園、新城中學的落戶助力“學在城東”;地標性建筑五星級酒店進場施工、高端房地產項目的落地聚集新區人氣……
19個大小工地,800余個建設工人,在一個個項目牽引下,滄海桑田起新城,換新顏。新區開始新一輪控規設計方案,強化路網、山體、水系整體銜接,向以科研創智服務、金融服務、商務商貿服務、休閑文創服務、高端住宅等為主的高端服務業看齊,實現15分鐘綠化生活圈和職住平衡。
要素聚集 實體化邁出新步伐
城東新區能否體現出平陽縣首位度、展示出最高的城市核心帶動力,有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和潛力至關重要。去年,新區引進了全縣首家五星級酒店,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年出讓土地270畝,今年計劃出讓土地350畝。
“出地”的背后,是站在城市發展動能轉換的風口上,新區蓄積已久的發展渴求。
2019年底,城投公司成功通過權威機構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的公司主體信用等級AA的認定,成為全縣獲此“牌照”的第二家國有公司,為公司“撬開”了一扇通往金融領域的新“窗戶”。2020年,新區將充分利用2A資信企業平臺,運用發債、中票、短融、融資租賃、項目包裝整合等多樣融資方式融資授信40億元。
去年,公司完成融資授信19.2億元,有力保障新區開發建設資金。今年,城投公司走出“城東”,向新區外拓展業務,實施公司實體化運作。在運營好全縣綠化養護等業務基礎上,推進美麗城鎮連線成片綜合改造提升工程為“美麗田園”創建助力,還擬以開發建設麻步鎮江灣輕工園、鰲江總部經濟大樓等項目為契機開展新產業業務。
隨著“一核兩軸,一環六區”的發展戰略落地生根,城投公司將服務城東新區主動融入溫州城市大都市區副中心的建設,一座希望新城正飛速崛起,走出一條具有“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而今,城投公司正勇挑國有企業的使命與擔當,以新作為、大作為助力平陽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