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m.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1月8日,第20個中國記者節,同樣也是小記者們的節日。為慶祝節日,14名小記者來到了縣傳媒中心的融媒體大廳,對話大記者。經過一番深入交流,小記者從大記者那里體驗了新聞工作者的魅力與樂趣,紛紛表示將踐行小記者的光榮使命,在廣闊的新聞世界里,一路風雨,一路成長,一路收獲。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小記者們想大聲對大家說,我是小記者,我驕傲!
記者夢
本網小記者 鄭星晨
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們小記者有幸獲得了與大記者面對面采訪的寶貴機會。
中午,我來到了平陽縣傳媒中心。當我得知老師安排我采訪資深大記者周啟來叔叔時,我不禁有點緊張。周叔叔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情,親切地安慰道:“放輕松些,就像和朋友說話一樣,隨便一點沒有關系。”聽了他話,我的心頓時平靜下來。
“叔叔,您好,請給我們小記者一些建議和指點,我們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小記者?”叔叔目光柔和地看著我們說:“你們是小記者,首先要熱愛生活,要善于探索和發現生活中的新聞。”是啊,記者只有熱愛生活,才能找到有價值的新聞題材。如果不熱愛生活,只窩在家里,哪會有新聞自己找上門呢?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平時在電視里看到的記者并不都是光鮮亮麗地出現在鏡頭前,他們在烈日下、風雨中、重要活動現場、災難現場,甚至在彌漫著硝煙的戰場……
這次活動實現了我的記者夢。真正的記者如同周叔叔那般,有善于發現真相的眼睛、敢于披荊斬棘的勇氣和源于熱愛生活的心靈。作為小記者的我們,除了在書本中學習知識,更要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探索精神。
記者節的“記者禮”
本網小記者 黃婕浠
“林叔叔,您好!我是平陽傳媒中心小記者團的黃婕浠。首先祝您節日快樂!我想采訪您的第一個問題是‘記者節’為什么設在11月8日……”我拿著記事本,好奇地對著大記者林斌叔叔問道。
其實,剛一開口,我的心早就蹦到了嗓子眼兒。我捏著一把冷汗,使勁鼓勵自己“不要緊張,沒事的,不要緊張!”幾分鐘前,我還為如何采訪、采訪時要注意哪些禮儀心神不寧。畢竟,這是我第一次當小記者呀!當望著身邊那么多充滿著鼓勵的眼神,那么多和藹可親的笑臉,聽著林叔叔那親切的回答時,我迅速調整了狀態,挺直了腰桿,濾清思路,講話的聲音也自信了起來。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采訪前,我們時而核對采訪問題,時而開展“實戰演練”,時而進行發聲練習……每一位小記者為了展現自己的最佳狀態,都在爭分奪秒地“練功”。融媒體中心傳來的練習聲此起彼伏,我為之震撼!
這個記者節,我收到了一份特殊而又珍貴的禮物——我正式成為平陽傳媒中心小記者團的一名小記者啦,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但我明白開心之余,要常懷感恩之心,要認真學習專業本領,要正視自己的不足,更要勇于擔當,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小記者!
金秋是豐收季,記者節的“記者禮”,為我的童年添加了一筆濃厚的色彩,我愿為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奮斗!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本網小記者周藝萱
11月8日,一個不放假的節日——中國第20個記者節。
有關記者職業,我們小記者有太多的好奇,為此,我們采訪了平陽融媒體中心的大記者們。
程崇標老師誠懇坦率地道出心聲,記者是很艱苦的職業!他說2015年“蘇迪羅”臺風在平陽縣的順溪、水頭鎮造成數十處泥石流和山體塌方,城鎮嚴重受淹,最深處達4米,出現區域供電、交通、通信中斷等情況。他們頂著大風大雨徒步走了三四個小時的山路,第一時間沖在最危險的前沿直擊臺風現場,為群眾傳遞真實受災情況。
繆繼傾老師也講述了最難忘的事,一次臺風過后的城鎮內澇,當時采訪的地方積水較為嚴重,他們趟水前行,水從雨靴的腳背淹沒腳踝、膝蓋、大腿,直至胯部。泥漿色的積水倒灌進雨靴,傳來陣陣涼意,但采訪依舊繼續。突然大腿一陣疼痛,他低頭一看,一條蛇居然死死咬在腿上,他馬上將它一把甩開。不知哪來的勇氣,他居然將新聞拍完后才去處理傷口,去醫院一查,得知那是條毒蛇,當場嚇個半死,幸好最后醫治成功,撿回了他這條“老命”。
專注聽著新聞背后故事的我們,心中震驚,更多的是感動和敬佩。我們感受到記者們較少考慮自身利益,更多考慮著社會責任和公共利益,這樣的精神怎么不令人欽佩呢!
最后,老師們對我們進行了現場指導,讓我們知道了采訪之前一定要有準備,要了解采訪對象,掌握基本問題;采訪之時要有禮貌,學會快速記錄方法等,比如孝聰老師說采訪人物時,需快速記下時間、地點、人物形象和發生的事件;如果發生車禍,就要記下原因,車外部特征等,這樣更方便記憶和撰稿。老師們的循循善誘讓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采訪,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我們也將用自己稚嫩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將校園中、生活中的新鮮事、趣事分享給大家,成為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實踐者。
向所有堅守在新聞一線的記者致敬!
我眼中的“記者”
本網小記者宋圃
“強強叔叔,聽說,當記者要四處奔波,風餐露宿,您有想過放棄嗎?”
“那倒沒有,”叔叔嘴角微微上揚,搖搖頭說道:“能為社會做貢獻,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使大伙更真實、更迅速了解正在發生的事件,我覺得挺好。”
11月8日,參加平陽傳媒中心“小記者”采訪“大記者”活動后,李叔叔的這番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記者,看似普通,實則很不平凡的職業讓我堅定了懷“愛國之心”,行“愛國之事”的理想。
想當一名記者,要學會熱愛生活并深入生活、要學會突破自己的視野、要有一顆熱忱的心、要不怕苦不怕累、要你的心24小時都不能關機……
環球網記者付國豪面對暴徒的拳頭大聲宣言:“我支持香港警察!”這是怎樣的正義凌然。作為小記者的我,更是明白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眼前的事情就是對祖國媽媽最好的回報。
難忘的記者節采訪活動
本網小記者白清然
第20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我們小記者走進縣傳媒中心采訪了大記者。
融媒體大廳好整潔、寬敞、高大上,這里的一切是那么神秘。
我和搭檔采訪的是繆繼傾叔叔。一路上,我將采訪稿看了一遍又一遍,心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生怕搞砸了。繆叔叔來啦!我的心更是提到嗓子眼,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幸好搭檔開口問了第一個問題,讓我漸漸平息緊張的心情。
輪到我采訪了!我終于鼓足勇氣,結結巴巴地開了口:“請……請問繆叔叔,您認為記者現場采訪時要注意什么?”繆叔叔回答得特別有底氣又特別親切:“我覺得……”看著他熱情洋溢的笑臉,我的緊張感在一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此時,我打消了所有顧慮,一鼓作氣連問了他好幾個問題,都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通過了解,原來記者工作有著諸多的艱辛和不易。是啊,不論清晨夜晚,不論嚴寒酷暑,面對危險和災情,他們都沖鋒在前。我的心里油然升起敬佩之情!
走出融媒體中心的大門,我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擁有一雙智慧的眼,學做一名合格的小記者!
走近記者姐姐的世界
本網小記者黃崇瑞
在報名“小記者采訪大記者”活動后,爸爸問我:“你知道記者是做什么的?”我回答說:“可能和我每天都要寫日記一樣吧,寫呀、寫呀,記呀、記呀,估計會很累人。”爸爸說記者是一項很具有挑戰性的職業,也是一項很有意思的工作。
來到平陽縣傳媒中心,見到大記者——文氣的宋淑瑩姐姐,她很熱情地請我參觀她的辦公室。我帶著好奇,一口氣向姐姐提了三個問題:“您小時候的興趣和理想是什么?一份報紙是怎么刊出的?您對小記者有什么好建議?”當姐姐告訴我也有一個“考古學家”理想時,我感覺與她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我們還私下里約定下次好好分享歷史知識。姐姐還為我送上了如何培養自己成為合格小記者的小秘訣,就是“興趣加堅持”。
當姐姐介紹一份報紙刊出,需要采訪、編輯、審核稿件……那么多繁瑣的工作時,我腦子里不由自主地蹦出了一連串的問號:“記者是一份高危職業嗎?你們經常加班嗎?你們經常會忙得沒時間吃飯嗎?”姐姐告訴我,他們有時寫稿審稿一坐就是半天,經常在凌晨才會確定一份報紙的全部內容,現在自己的脖子和腰經常會痛。
原來,做記者真不容易,不僅是個“腦力活”,還是個“體力活”啊!
我的記者節
本網小記者朱梓諾
林叔叔有一張平易近人的臉,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和藹可親。看著他熱情洋溢的笑臉,我的緊張感在一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林叔叔,時代在變,記者的工作方式也在變,您認為這其中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我自信大膽地提出了問題。
林斌叔叔說,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媒介了。以前我們都是通過報紙、電視獲得新聞訊息,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微信等。林叔叔還說雖然傳播方式、技術媒介在日新月異地改變,但是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永遠不變的。
這是一次難忘的活動,通過這次采訪讓我了解到記者光鮮職業背后的艱辛和堅守,同時也鍛煉了我。
一次難忘的采訪
本網小記者洪恩馨
11月8日,我平生第一次采訪縣傳媒中心的大記者,我的心呀,真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到了會場時,老師安排我們先來一次模擬采訪。模擬采訪結束后,朱老師溫和地教導我們:“要放輕松,臉上要有笑容。”爸爸也在旁邊鼓勵我。
大記者楊碧姐姐來了,她正是我這次任務中的采訪對象。
她是位年輕的女記者,和氣親切,斯文可愛,有點像大學剛畢業的大姐姐,也有點像鄰家大姐姐,在她高高的鼻梁上戴著一副圓圓的金邊眼鏡,顯得她很有學問的樣子。
“請問您平常寫新聞報道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楊碧姐姐告訴我們寫新聞報道要真實,不能憑空想象和猜測事態會如何發展。我們一邊點頭,一邊微笑,一邊仔細聆聽,一邊做記錄。
采訪完畢后我們還和楊碧姐姐在會場合影留念。
今天我當了回小記者,我將終身難忘。
我是小記者
本網小記者王依晨
記者節,來到平陽傳媒中心的我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今天我要采訪的人是鄭方芳姐姐。我一口氣問了她三個問題,采訪前需要做哪些準備?當記者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在采訪時該如何快速記錄?
采訪中,我有點緊張,語無倫次。當方芳姐姐問我為什么要當小記者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有趣!”她笑了。
她說采訪前需要準備三腳架、攝像機;還要查找一些當事人的資料......她用很幽默的語言表述,讓我也忍不住笑了!
最后,我和方芳姐姐還合影留念了呢!
一次別樣的采訪
本網小記者林楚烯
11月8日,一個難忘別樣的日子。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小記者采訪大記者”活動。
縣傳媒中心是一個陌生新奇高大上的環境,這讓我莫名地忐忑起來,我等下會不會忘詞呢。
我采訪的是美麗的苗苗姐姐。
馬上就輪到我了,我非常緊張,心都快蹦出來了。
我做了一個深呼吸,“您平時寫新聞報道時,都注意哪些問題呢!” “您認為,記者這個職業對社會有哪些貢獻呢?”
苗苗姐姐親切地微笑著回答了我的問題,讓我覺得采訪也并不是很難,于是,我又大膽地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記者呢?”
我認真地聆聽到:“新聞貴在真實……”
這次采訪活動讓我感覺收獲滿滿,這個難忘的日子,也許將改變我一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